你有没有想过,未来的电脑会是什么样子?不是更快,而是根本性的不同。它不耗电股票配资推荐,不算错,一台的算力,可能超越今天全世界所有计算机的总和。
麻省理工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助理教授Lu Zhengguang领导的团队在顶刊《自然》发表论文,他们成功让电流拐了个“量子几何”的弯,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物质状态,为终极计算——容错量子计算机,打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门。
简单说,他们用5层原子厚的,造出了一条绝对零阻力的“量子高速公路”,而且,还不用“交”磁场这个“过路费”!
◆ 01 当物理学开始“不讲道理”
你手里有5个,分给9个人,怎么分?
在我们的世界里,这不可能。但在量子世界,一切皆有可能。
科学家们把五层石墨烯(就是那个获得诺奖的神奇材料)和另一种叫六方氮化硼的材料,像做三明治一样叠在一起,再稍微扭个角度。这个微小的“扭一扭”动作,创造出了一个名为“莫尔超晶格”的奇幻陷阱,它能让电子的行动变得极其缓慢,仿佛时间凝固。
就在这个陷阱里,当温度降到比外太空还冷的-273.11℃(约40 mK)时,诡异的事情发生了!
电子们不再是各自为战的“散兵游勇”,而是抱团形成了一种奇异的“量子液体”。在这里,5个电子表现得就像它们共同拥有9个或11个单位的电荷。
这意味着物理学开始不讲道理了!电子仿佛被分成了碎片,以一种集体舞的形式,沿着材料边缘零损耗地奔跑,这就是著名的“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”(FQAHE)。
◆ 02 发现量子世界新大陆
如果说发现“量子液体”已经足够震撼,那接下来的一幕,直接让科学家们瞪大了眼睛。
当团队把温度降得更低,电流调得更小,神奇的事情发生了——那条流淌的“量子液体”竟然被“冻”住了!它没有变成普通的绝缘体,而是凝固成了一种全新的、更完美的拓扑物态——“扩展量子反常霍尔”(EQAH)态。
这不是昙花一现的量子烟火,而是进入了一片广袤的量子新大陆!
这片“电子冰河”有三大逆天特性:
1. 绝对零阻力:电流在其中奔跑,畅通无阻,能量零消耗。这是所有芯片梦寐以求的终极特性。
2. 范围超“扩展”:以往的量子效应都非常“挑剔”,只在某个精确的电子密度下出现。但EQAH态却像一位随和的大佬,在从0.5到1.3的超宽电子密度范围内都能稳定存在。这意味着它更皮实,更有被实际应用的潜力。
3. 最关键的:零磁场!这是它最颠覆性的一点。在此之前,要实现类似的量子拓扑效应,几乎都离不开一个强大到能扭曲时空的磁场。但问题是,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另一个核心“王牌”——超导体,天生就怕磁场。
以前,量子世界的两大高手——超导体和拓扑态,就像水火不容,一个要“绝对安静”,一个要“电闪雷鸣”。如今在这片石墨烯江湖里,它们终于能握手言和了!
◆ 03 攻克量子计算机“卡脖子”难题
说到这里,你一定想知道这种逆天的特性究竟有什么作用,和我们前面说的“容错量子计算机”有什么关系呢?
关系太大了!今天的量子计算机,虽然算得快,但极其脆弱,一点点环境的干扰就会让计算结果“灰飞烟灭”,这个现象叫“退相干”。这正是量子计算从“能用”到“好用”最大的“卡脖子”难题。
而出路,就在于构建一种叫“拓扑量子比特”的东西。它把信息存储在材料整体的“拓扑形态”上,就像给信息穿上了一层刀枪不入的“黄金圣衣”,天然免疫各种小干扰。
而这次发现的FQAHE和EQAH态,尤其是它们能在零磁场下与超导体共存的特性,恰好就是制造这种“黄金圣衣”的完美配方!它让科学家们第一次看到了在一个芯片上,同时集成“拓扑保护”和“超导连接”的曙光。
如果说之前的量子计算是在“刀尖上跳舞”,那这项研究,就是直接给舞者造好了一座坚不可摧的舞台。
当然,这项研究离成功还有很大距离。把实验室的温度从-273.11℃“回暖”到工业可用的范围,以及将原子级的“三明治”手艺量产化,都是巨大的挑战。
但这无关紧要。重要的是,一扇通往全新计算纪元的大门,已经被这群顶尖的头脑,用石墨烯和智慧,奋力推开了一条缝。
物理学开始不讲理,可能才会让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参考文献:
Lu, Z., Han, T., Yao, Y. et al. Extended quantum anomalous Hall states in graphene/hBN moiré superlattices. Nature 637, 1090–1095 (2025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6-024-08470-1
广盛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